催化燃燒設備的結構組成
活性炭吸附系統:包括吸附箱本體、活性炭、儀表閥門、風機電機等。本系統可以做到吸附、脫附、冷卻三個狀態同時工作。由此,也相應增加正常吸附閥門、脫附閥門,冷卻閥門,消防閥門,冷卻風機等。過濾風速按0.8m/s(一般按1.2m/s)計算,比常規設備增加30%碳用量,吸附效率比常規更高。
催化燃燒再生系統:包括電加熱予熱室、催化燃燒室、熱交換室、連接管道、儀表閥門、電加熱管、催化劑、風機電機等。
電氣控制系統:包括PLC電控柜、觸摸屏、儀表、電氣管線等。
通風管道系統:包括所有連接管道、閥門等。組合方式一吸一備,多吸一備組成,配套要根據企業廢氣的排放量或廢氣濃度而定。
催化燃燒環保裝置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吸附氣法、解析氣法和催化燃燒法。
1、吸附氣法利用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吸附VOC有機廢氣,蜂窩活性炭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有機廢氣被吸附到活性炭的微孔中,使氣體得到凈化,凈化后的氣體通過風機排出;
2、在解吸氣體過程中,當活性炭的微孔吸附飽和后,就不能再被吸附。此時利用催化床產生的高溫熱風解吸活性炭,活性炭微孔中的有機物遇高溫后自動與活性炭分離,使活性炭再生;
3、解吸后的有機物被濃縮(濃度比原來高幾十倍),送入催化燃燒室進行催化燃燒。在250~300℃的催化劑上進行催化氧化,使其轉化為無害的CO2和H2O并排放。當有機廢氣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有機廢氣可在催化床內保持自燃,不需額外加熱,燃燒后的尾氣部分直接排入大氣,大部分的熱空氣被回收到吸附床上進行活性炭的解析和再生。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一次吸附。
催化燃燒設備工藝流程
催化燃燒設備的吸附法能耗低、工藝成熟、去除率高、凈化、易于推廣的優點,有很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用途:吸附法主要用于低濃度,高通量可揮法性有機物(VOCs)的處理。吸附劑:決定催化燃燒設備吸附法處理VOCs的關鍵是吸附劑,吸附劑應具有密集的細孔結構、內表面積大、吸附性能好、化學性質安穩、不易破碎、對空氣阻力小等性能,常用的有活性炭、氧化鋁、硅膠、人工沸石等。
催化燃燒電氣操控系統作業進程分為三個狀況:燃燒器作業狀況、停止狀況和參數設定狀況。在作業狀況中又分為燃燒進程和燃燒進程。由裝置的熱電偶檢測出溫度,送文本顯現器顯現。催化燃燒設備操控系統將檢測到的信號與設定的信號經過比較運算后,通過電信號操控變頻器的輸出頻率來調整風機的轉速,堅持燃燒器的燃燒溫度;自動檢測燃燒器溫度信號與設定的溫度比較,輸出各類報警信號或直接停機。顯現器可以顯現燃氣流量、燃燒溫度和變頻器輸出頻率。催化燃燒設備設定參數和作業狀況等信息;可以通過顯現器在線調整運行溫度參數,修改設定溫度操控風機的運行。